池州

首页>地方频道>池州>要闻

雍成瀚:扬“池”所长 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池州市市长雍成瀚接受新华网专访。在谈及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时,雍成瀚认为,池州市要把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为首位战略,抢抓机遇,扬“池”所长。

  以下为访谈主要内容:

  新华网:当前,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指出,要编制实施发展规划纲要,这将为池州新一轮大发展带来哪些机遇?

  雍成瀚:池州是长三角的一员,地缘相接、山水相连、人文相融。改革开放以来,池州与长三角沪苏浙等地在经济、社会、人文、生态等方面的联系日益密切,可以用“567”来概括:一是来池州旅游的省外游客中,来自沪苏浙地区的占到50%以上;二是池州历年来引进的省外投资商,来自沪苏浙地区的占到60%以上;三是池州近30万的常年外出务工创业者,70%以上以沪苏浙等先发地区为目的地。

  近些年来,我们坚持向东看、向东学,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构建了多层次合作平台。池州市先后被纳入长三角城市群,加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列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我们定期选派县处级干部到上海、浙江等地挂职锻炼,与上海外高桥集团、虹桥商务区以及有关行业协会等开展战略合作,市经开区与苏浙沪4个国家级经开区缔结了园区合作协议。

  二是实现了多方式的交通衔接。近些年来,我们致力于建设对外特别是与长三角地区的交通体系,与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长三角区域中心、副中心城市时空距离压缩到4小时之内,池州港与南京港、南通港、江阴港等港口建立一体化通关联运合作关系,今年池州港将跻身亿吨大港,区位优势更加凸显。

  三是开展了多渠道产业承接。将浙苏沪地区作为对外招商的主战场,组建市、县“6+N”产业招商小分队驻点招商,先后引进了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构建了“4+3”产业体系的骨架。

  四是深化了多领域公共服务。突出公共服务一体化,与长三角区域城市构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跨省异地就医实现直接结算,覆盖全市所有三级医院和县级人民医院及中医院;池州市文化馆参与发起长三角文化馆联盟;跨省异地居住人员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网上协查认证系统覆盖市县经办机构。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对池州来说,无疑是重大的战略机遇。

  从发展空间看,有利于发挥池州生态环境、承载空间、资源禀赋等叠加优势,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参与长三角地区产业分工合作和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并借助长三角区域大市场,推动池州的优势产业、优秀企业加快做大规模、做强质量。

  从发展动能看,有利于加快承接长三角区域产业转移,加快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战新产业集群,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从发展条件看,有利于加快与沪苏浙在基础设施、产业分工、市场体系、公共服务等领域的互联互通进程,实现发展规划、政策机制等全方位等高对接,进一步提升发展支撑条件。

  从发展保障看,有利于近距离学习营商环境“模范生”,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机制、提升能力,实现发展理念、发展环境等高对接。

  新华网:下一步,池州市将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加快等高对接,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雍成瀚: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首先要立足优势,明确定位。池州最大的优势在生态,另外文化旅游、矿产资源等方面优势也很明显。下一步,我们将扬“池”所长、借梯登高,努力打造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集聚区、旅游休闲的后花园和健康养生的首选地。

  我们将重点做好四个方面工作:观念上等高对接。池州在长三角是后发地区,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解放思想、加压奋进是前提。今年春节后,我们就紧锣密鼓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干部“春训”和项目谋划、招商动员会议,进一步强化长三角意识,全面学习沪苏浙敢为天下先的进取精神、走在前列干在实处的担当作风,努力把战略机遇转化为发展的实际成效。

  交通上衔接并轨。我们将以交通互联互通为突破口,紧紧围绕高质量交通一体化发展需求,加快武杭高铁池州至黄山段、德上高速池州至祁门段、九华山机场扩建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合肥至池州城际铁路、池州长江公铁大桥、池州动车存车场等项目,构建沿江立体综合交通走廊,努力成为长三角与武汉都市圈交汇的重要节点。

  产业上深度融入。重点推进三大合作:园区平台合作方面,积极争取将江南产业集中区纳入长三角产业合作示范区、池州高新区纳入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产业合作方面,积极打造长三角装配式建筑、电子铜箔“两大基地”;旅游合作方面,沪苏浙皖明确提出打造一体化旅游市场,我们将在规划对接、景区打造、特色小镇、线路开发、旅游营销等方面扩大合作,加快将旅游业培育成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民生上一体推进。推进环保、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等一体化,强化生态系统和空间保护,加快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经济带池州段建设,合力共筑长江生态廊道,协同打造皖南—浙西—浙南生态屏障,加强区域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联治,提升绿色产品、服务供给能力;推动跨区域社会保障服务便利化,扩大社会保险异地互认范围,建立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联动机制;嫁接上海、南京、杭州乃至全球优质公共医疗教育资源,更好满足市民美好生活需要。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695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