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首页>文化>民俗

格萨尔文化在校园遍地开花

   前不久,首部童谣合集《岗坚童谣》在青海西宁发布。《岗坚童谣》取材于青海、西藏、四川、云南以及甘肃等五省藏区民间所流传儿童音乐,由青海果洛籍藏族青年音乐人郎甲·曲迈才让及团队历时5年搜集制作完成。

  合集共有15首曲目组成,在呈现方式上采用动画风,并融入具有藏地特色的自然山水风景,让儿童在享受音乐的同时,进一步认识和热爱自己的家乡,培养少年儿童的文化自豪感。
  《岗坚童谣》是我省格萨尔文化(果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程之一,保护区的建设为童谣的搜集、整理出版、发行等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机遇,提升了民族文化和格萨尔文化的影响力。
  近年来,果洛藏族自治州将格萨尔文化进校园活动作为推动格萨尔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加大格萨尔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力度,进教材、进课堂、进校园活动遍地开花,覆盖面不断扩大,成效日益显现,弘扬了传统文化、树立了文化自信。
  2015年10月,果洛州组建第一个《格萨尔》史诗童声合唱团,推动了格萨尔文化进校园工作。格萨尔史诗童声合唱团组建以来,学校开设《格萨尔》史诗唱调课外辅导班,聘请格萨尔艺人教孩子们学习史诗唱调和唱词。培养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使孩子们学习了解了格萨尔的故事。合唱团还参加了北京艺术夏令营活动,系统地学习了解基础训练和表演方法,进一步提高了合唱团的整体素质和表现能力。
  截至目前,全州已经组建了玛沁县《格萨尔》史诗童声合唱团等4个县、乡、村童声合唱团,进一步充实了格萨尔童声合唱团团队力量,促进了格萨尔文化进学校、进课堂活动,为今后格萨尔文化全面进校园积累了经验。
  “格萨尔童声合唱团组建以来,让在校的学生们熟悉了格萨尔史诗故事、掌握了格萨尔史诗人物的基本唱腔唱调,学生们从不了解格萨尔故事,到学习、了解,到人人喜欢学、喜欢说、喜欢唱,从而在校园内形成了学习、说唱格萨尔史诗的良好文化传播、传承的氛围,让更多的师生了解和熟悉了格萨尔文化,进一步加强了师生对格萨尔文化的认同感,更多的师生自觉参与到格萨尔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中来。”果洛州文体局局长多杰坚措表示。
  今年5月,玛多县格萨尔文化进校园(文化兴趣课)活动在玛多县民族中学启动,这也标志着格萨尔文化又以一种创新的形式走进校园、进入课堂。果洛州文化与教育部门积极推进在全州各类中、小学开设文化兴趣课的工作,主要以格萨尔艺人讲史诗故事,教说唱曲调等形式,保证每周至少安排一节课,全面推进格萨尔进校园工作的顺利推进。
  为了拓展、创新格萨尔文化进校园的活动载体,果洛州民族高级中学率先将在果洛传承时间长、传承体系完整、传承影响大的一个非遗项目——“德昂洒智”藏文书法引入教学内容,专门聘请老师讲授书法知识。达日县作为该书法传承的主要区域,重视传统书法知识的普及、传承工作,聘请德昂洒智藏文书法传承人叁旦,在县中、小学校开展了“德昂洒智”藏文书法进课堂活动,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德昂洒智书法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组织师生参加达日县首届国家级非遗德昂洒智藏文书法大赛,为这一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此外,果洛州完成了中小学生课间舞蹈操的创编、录制,并制作成光碟发放到各学校,在各学校中进行全面推广普及。课间舞蹈操的创编以民间音乐、传统舞蹈,结合人体运动的实际需要改编完成,对学生们学习传统民间舞蹈,熟练舞蹈动作,提高舞蹈技艺,提高艺术方面将会发挥不接替代的作用。还邀请省级非遗项目拉加藏靴传承人昂什多于每周三在玛沁县第三小学“第二课堂”开展传统缝制技艺现场教学活动。非遗传承人的现场制作、展示和传授传统技艺,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眼界,还增强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更让学生们体验了非遗的“乐趣”,认识到了非遗保护的重要性,让广大师生感受到格萨尔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增进了对民族文化的自觉和自信,增强了民族团结意识和价值观自信。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988
收藏
分享